Maftei Anthony开箱

奥地利Bespoke鞋店给我做的推广市场用的成鞋,基本上来说,可以想成是MTO吧。这次有四个款式,今天就介绍第一款,Anthony。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名字是我起的,为了纪念和我Anthony Saligue的友情。

既然是开箱,那么就一步一步来吧。

虽然我卖鞋子,但我觉得我的文章,一直都更偏交流向,而不是推销向,不仅仅是说鞋子好的方面坏的方面,更多的是一些细节拿出来讨论,对于高端玩家来说,很有意思。

开箱

盒子,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点,甚至不如Carlos Santos的那个编织感的,硬硬的盒子更有质感。

商标下面写着1925年成立的,这个年份是怎么来的,我还得去搞清楚,因为Alexandru今年70多岁,是他创立的这个定制鞋店,并不是祖上传下来的。

款式写的牛津和绳结,啥是绳结?先卖个关子。主要想说,因为说bespoke的,所以鞋子都没有名字。反正,这款就叫Anthony,我说了算。

尺码5,欧洲鞋想买个这个尺寸的,并不容易,我说了我是小码福利店。

盒子的另一边还贴了一个正品的标签。我觉得这个没什么必要,现在有仿货的,主要就是Berluti和Church’s。

盖子打开,上面是和鞋同一张皮革上面取料做的皮带,这样就可以和鞋搭配。还是有不受系皮带的喜欢讲究这个,就是皮带和皮鞋同色。

皮带内侧也是手写的标志。

鞋袋也是特殊定制的,这种金棕色,有绒面感觉的。

款式

终于见到鞋子了,鞋撑是空心按鞋楦定制的。

来两张定妆照。

所谓的绳结,答案揭晓了,就是牛津的三接头和鞋带附近的纹路,都是用绳子穿过去实现的。

这个有个小细节,就是鞋带上挂着一块小皮,上面写着数字,这个数字就是尺码。因为他家的鞋一向是没有尺码标的,所以就加了块这个来标识。我觉得蛮有创意的。

那么,别家也有这样的设计吗?

答案是John Lobb St Crepin 2008.

不是我去碰瓷John Lobb,一个Bespoke店的产品,去碰瓷RTW,那不是自降身价吗。我选择这个款式,是因为觉得还是有特色,而且市面上不太容易买到。

后跟处也有这个元素。

鞋底

看看鞋底,这样的鞋底,我不敢说全世界就这一家,但我保证中国你只能在我家见到。全木钉底。

知道木钉底,或者见过木钉底的人不多,也有人对这种连接方式有微词,比如相比于固特异,工艺步骤少了缝沿条,是偷工减料的做法。比如木钉有可能脱落。

我个人的看法是,木钉和固特异都是连接方式,我个人没有经历过木钉脱落,仅从功能来说,我们普通人穿鞋的强度,都不是问题。所以,更多的是一种美学的选择,而非功能的。如果谈功能,花5位数买鞋子,很难自圆其说。

既然是美学,钉子的走线,多寡,都是设计,另外,木钉底有天然收腰紧的优势。

鞋底手写maftei,而且,没有尺码。对于Bespoke的鞋匠来说,没有写或者印尺码的习惯,因为对于来定制的客人来说,根本没有意义嘛。

后跟的铜钉,也是美学上可以玩的地方,包括铜钉的大小,包括小范围几颗摆出的图案,然后大范围的排布。甚至最后的橡胶上的。这一切,都是美学为主的考量。

国内大家接触到的另一个带木钉的,就是Saint Crispin’s,那么正好来做个比较。

左边Maftei Anthony,右边Saint Crispin’s 106。

一个是新的,一个是穿过的,对比有一定的不公平,但还是有些可以聊一下。Saint Crispin’s是固特异的,缝线到腰部没有了,完全靠木钉。那么只比较腰部的木钉美学。Saint Crispin’s的两排分的散开一点,不进行对比,觉得还是不错的,但是和Maftei对比,就发现Maftei的两排距离更紧,然后整体给人更整齐的感觉。我觉得,可以客观地说,Maftei的好看一些。

后跟的铜钉,是两种选择,都不错。但是后跟的橡胶,就只有Maftei还打了铜钉。

鞋撑

根据鞋楦定制的空心鞋撑,鞋楦我是拿不到了,仔细来看看鞋撑吧。

非常难取出来,比Saint Crsipin‘s的要难很多,因为鞋和鞋撑匹配的太严丝合缝了,从撑鞋的角度来说,是好事。

这里就可以顺带提一下这个鞋的楦型。有两个特点,宽和高。

因为Alexandru Maftei和我的沟通,就说是用以前日本客人的楦型,开发出来的这个(标准尺码的楦),来符合我们亚洲人的脚。

从鞋撑上,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外侧突出了多少了。鞋的顶视图反而没那么明显,因为鞋头比较圆和宽,不太显,如果换成尖头,那就会相当的难受了。

也有说亚洲人的脚背比较高,对于这些说法,我真的不知道真假,因为我自己的脚既不宽也不高,但是这双鞋,脚背真的很高,一图胜千言。

从鞋撑的脚背,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既然鞋撑都拿出来了,就和Saint Crispin’s的再来对比下吧。

鞋撑的鞋头,Saint Crispin’s是平的,而Maftei的有一定的上翘。我不知道多少人见过真正的做鞋的鞋楦,反正鞋头都是上翘的。

Stefano Bemer的bespoke鞋楦。

从这个角度说,Maftei的鞋撑更还原鞋楦。功能上,我自己的体验,还是一开始说很难拿出来那一点,就是贴合的非常紧,对鞋头的支撑也很明显,而Saint Crispin’s在插着鞋撑的时候,皮还是可以按下去一些。鞋头都有加固的德宝,这个等级的肯定是皮的,所以不需要那么强的支撑,也可以,嗯,我能认同,只不过所有更进一步的人,都不是因为原本的不行,而只是想更好。

同样的,在另一个部分更加明显。

后跟,左边Maftei,右边Saint Crispin’s

Saint Crispin‘s的鞋撑,最窄的,是后跟,而Maftei的是腰部。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脚后跟,是更像Maftei的,还是Saint Crispin’s的。大家自己肯定有答案,不用我多说。和上面一样,后跟也是有德宝,也就是加固的,需要更贴合的形状吗?不一定吧,嗯,我是同意的,但我本人,和我相信大多数人,喜欢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

楦型

这个楦型,前面说过,宽度和脚背高度,是根据以前的日本客人,做出的适合亚洲人的,但是鞋头,是标准的中欧特征。圆宽。下图应该给大家很直观的感受。

再来一张鞋头的凝视!

和Saint Crispin’s来对比的话,Saint Cripsin’s就是非常符合当前主流审美的小圆头。

你要问我更喜欢哪一个楦型,我很直接地说,我喜欢小圆头。但我也一直有个理想化的东西,就是house style。这个话在目前其实很虚,能够做到的凤毛麟角,给钱,什么风格都能做,哪有什么坚持。那我在选择款式的时候,还是希望他家能够给出更有地方特色的楦型。

这也算是给消费者多样性的选择,或者说填补空白?

皮革

我虽然见的皮革不算少,但是对于新的,总是没有很大的信心来评价,这里也只是大概看看。

这双鞋的皮,我觉得两个特点,细和软。

细腻就不解释了,大家图片里面可以看到,软的程度,是我在成鞋里没太看到的。意大利的很多鞋,皮也很软,但是那是使用很薄的面皮来实现的,但是这个皮是既厚且软。好处是什么呢?就是舒适。

对于穿过Maftei的人,包括我本人,都觉得对脚的包裹性很好,然后柔软舒适。

总结

一直在和Saint Crispin’s对比,不为碰瓷,也不是要踩Saint Crispin’s。我上次开箱Carlos Santos也说,我会有屁股决定脑袋的成分,但是文章一定是尽力客观的。对比,是为了让大家可以更好地抓到细节的点。

最后,欢迎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