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皮鞋品牌的营销

这里的新晋,是相比于英国那些上百年历史,他们得经典款为人熟知,品牌知名度也已足够。近5到10年来,全世界范围内都涌现出巨量的缝制鞋品牌。我和一些业内人士聊,他们不爱用缝制鞋这个称呼,而我不爱用绅士鞋这个称呼。他们认为不应该强调工艺,而应关注穿着的风格和场景,而我认为绅士这个说法是狗屁,我认识的这个圈子的,基本都是变态绅士。当然,我必须除外,我是老实人。

这么多品牌的出现,一方面有经典男装突然获得了一波流量,蹭热度的商业投机行为,另一方面,也是很多爱好者希望将自己的理念与审美,传播给更多人。后一个,恰恰是因为信息流通的更加通畅,既可以相对容易地找到供应链(包括工厂),而且还可以像TGC的厂长那样,自己在网上学习制鞋工艺,然后教给师傅,开门迎客。居然还做得有口皆碑。

那么这么多新晋品牌与老品牌一起争夺消费者的眼球,该如何做呢?

我能看到的绝大多数新晋品牌最大的问题,就是贪多。款式贪多,颜色贪多,工艺贪多。我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创始人是爱好者,自己能够开始做鞋子了,可以肆意地实验了,就火力全开,天空才是极限。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个事情,就是不知道自己品牌的差异化在哪里,从而觉得无限开火权就是,别人有的我都有,别人没有的我也都有。

可是每个品牌,尤其是新晋品牌,资源都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广义地将这些无穷无尽的新款归为产品开发,那么营销的资源就被压缩了。这个资源一方面是钱,一方面是精力。

营销,可以营销两个东西,一个叫品牌,一个叫产品。两者当然是交织起来而不可分割的。

我们都知道,新晋品牌首要的任务,就是活下去,活下去的方式,就是卖产品。而假如营销品牌,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即使大家知道这个品牌,很可能产品还是不为人所熟知,更加不用提卖掉了。我看过的理论,品牌营销是给大些大品牌准备的,比如可口可乐,明明人人都知道,但还会投广告,这只是为了防守,为了随时提醒人家,我在这里。我举个浅显的例子,我花巨资买下央视广告,每天出场说我叫付沛,请大家支持我,和周杰伦同样出来,说我是周杰伦,请大家支持我。大家都知道后者是要你买专辑,买演唱会门票,而我,到底支持我干嘛?

所以,新晋品牌应该极度收缩自己的产品线,而重点资源都放在营销核心款式上。

我觉得目前看到这方面做的最好的,就是瑞典品牌Morjas。(无任何推广关系,人家是真瞧不上我,且继续往下看)。

Collection Overview | MORJAS

他家的鞋子是西班牙产的,然后网络直销,没有实体店,没有经销商。鞋底来看,并不是非常诱人,可以说是非常入门级的,价格大约2000人民币。

MORJAS chaussures haut de gamme, intemporelles et abordables pour homme 👞

无法说贵不贵,但仅从产品来说,肯定是不及Mattina的。

本来产品线就非常的节制,只有大约10款鞋子,但在推广上,他们将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便士乐福上。

Men's Penny Loafers | 2,500+ Five-Star Reviews | MORJAS | Loafers, Penny  loafers, Dress shoes men

这款便士乐福并无出挑之处,当然,楦型是更加圆胖的,相比于市面上已经有的那么多,可能仅仅比J.M.Weston的180要纤细一点。但产品就那么回事,不等于人家营销不行。也许是创始人在这个行业真的交友广泛,亦或者确实砸了重金,他家的便士乐福,被两个大咖强势推荐。

分别是意大利老牌顶级定制店Rubinacci的少东家Luca Rubinacci经常穿着。

另一个则是顶级男装博主(应该说是图片主),瑞典人Andreas Weinas。

这两位可都是顶流,最起码是经典男装这个圈子里的极度收到认可的人,有他们加持,加上非常能够承受的价格,这个款式不卖爆才奇怪呢。

我觉得这就是新晋品牌最好的宣传方式,以点爆破,让人家从产品记住品牌。产品从来不是不重要,但好产品还是需要费力地送到别人手里,此处的方式,可别发错力了。

最后,我当然明白这样的短板,那就是市场和受众的狭隘,我刚才说的两个人,也只是在特定的小圈子里有名气,对于更多的消费者,是没有任何影响力的。只是后面的消费者,如果你想撬动,就需要更多的资源。我觉得,并不实际。

GMTO Update

GMTO价格为现货的9折,满6人发车。

Sons of Henrey Field Boots,深棕色Utah皮,Vibram豆豆底。2人上车,还缺4人发车。

Carlos Santos Field Boots,奶白色反绒皮,橡胶底。1人上车,还缺5人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