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次和人交流过目前国内鞋匠的困局。当时认为,国内鞋匠在工艺,手活上,并不比国外鞋匠差,但是审美上比较有缺陷。
在我对定制鞋有了更多的了解后,觉得当时的评价不太正确。国内鞋匠在鞋子工艺的完成度上,也还有比较遥远的距离。比如WM1978(虽然这不能算一个鞋匠),在手缝沿条,挪威缝走线,手缝大底这些硬参数面上,都可以认为达到了国际一线水准,但鞋子整体的精致感仍然有缺失。
这是因为还有更多的工艺步骤没有执行,这些工艺只能实现非常细微的美学展现,但就是这些叠加,呈现了整体的高级感。
但是这个要求,是我们希望国内鞋匠能够成为世界一线才会需要做到的,在当前状态下,审美的提高的确是首当其冲的。
我们客观的来说,这个所谓的提高是主观的。
这话很拗口是吧。
为什么我们这波喜欢皮鞋的人的审美就是更高级的?为什么更符合国外鞋子的审美是更高级的?为什么保守的审美是更高级的?
答案是,它不是普适的,但是在我们这个小众群体里,是的。
很多人会认为他们目前的审美是因为1)没有足够的美学教育,2)没有打开眼睛看世界。虽然这两点都是客观存在的,我很早就得出结论,是市场,客户决定的。
在他们的价格体系下,一定是一些土豪才会选择,如果不特别,不古怪,土豪如何标榜自己?如何让人知道自己花了不少钱,如何展现自己的遗世而独立。
假如他们很满足于目前的状态,那也挺好,因为不同的客群都需要有人来服务满足。但如果他们也希望得到更主流(其实还是小众)的口碑,他们就需要面对曾经主要买外国鞋的国人客户。
可是,这种审美和产品的定型,要改变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如何破局?
我曾经提出一个观点,但我自己很可耻的没有言行一致。只有“高端”客户的“鞭笞”,才能让他们进步。意思是,我要你按我更“高级”的审美来做鞋子,用你相当不错的手活。
这个归根结底是什么?就是花自己的钱让别人进步。这个就伟大了,是不是?
的确认识两位大佬,就是在这么做,分别配合的,是王子的布洛克和青山闲居这两家。
这两位都是玩鞋子玩得很多,很深入的大佬,他们的理念非常清楚,希望和国内的鞋匠一起成长。
鞋匠可不是什么大生意,没有真金白银的支持,每试做一双新鞋,尤其是和自己已经定型产品大相径庭的,砸下的成本都让人心疼。也许很多消费者对这个钱不在乎,但小本经营,没有钱是小钱。
交流过不少的爱好者,有人觉得,东西好我就买,东西差,活该倒闭。鞋子再好,只买打折的,谁叫我总能买到打折的呢?大家都买打折的,正价没人买,品牌倒闭,是自作孽,比如人人都叫好的Alfred Sargent。
我没有任何批评,因为确实消费者没有义务去“支持”一个品牌。但也有人会觉得自己可以在品牌的进步中出一份力,比如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对自己的定位,大家都是这个生态的一部分。
能够有人陪伴进步,就是鞋匠之幸。
GMTO Update
GMTO价格为现货价格的9折,满6人发车。还有许多款式都有人上车了,这里只放上车人数最多,最快成团的。
J.FitzPatrick Corliss,双翼拼色蒙克,皮底,3人上车,还差3人开车。
Sons of Henrey Harvey,黑色三接头牛津,City橡胶底,3人上车,还差3人发车。
Sons of Henrey Field Boot,深棕色Utah皮,Vibram鞋底,3人上车,还缺3人开车。
Sons of Henrey Blaine, 切尔西靴,黑色Utah皮,Vibram奶头低,2人上车,还差4人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