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一篇文章《中国皮鞋和欧洲皮鞋的区别》,说国产鞋为什么比较丑,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那篇文章里主要针对的是楦型,也就是筒子型。根本原因,是大部分穿皮鞋的人只是被要求穿这个,不会关注它好不好看,舒适性是唯一考量。很简单,越宽松,越舒服。
文章的标题,完全不是为了去谈工艺,因为工艺对于没有想鞋子穿很多年的普通消费者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而是胶粘鞋如果有好看的楦型,是不是和缝制鞋一样好看呢?如果不是,差别在哪里呢?

奥康,中国皮鞋第一品牌,从市场份额和知名度来说,没有争议。这双鞋的楦型,还是有一点点筒,但是已经有不少的年轻化和精致化在里面了。

这个楦型的顶视图,可以说没有槽点。即使放在传统英国缝制鞋品牌上,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整体的高级感,还是很低。
有人说是模特拍照的感觉不对。还真不是,你看看John Lobb官方的模特上身照,和这个感觉几乎是一样的。

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觉得问题就是工艺的不同带来的。
胶粘鞋总有一种塌陷感,即使在新鞋子的时候。

哪里塌陷?足弓。
有人会说,这是因为中国人扁平足多,所以足弓这个地方的空间留的比较大,显得不立体。
这个解释有道理,但只是一部分原因。其实欧洲的缝制鞋,绝大部分也是没有强足弓支撑的。

我认为主要是两个制作过程的原因。
第一个是胶粘鞋的鞋底是一体橡胶,所以从后跟到腰部的过渡太顺滑,再到前掌的曲线又有点急迫。
第二个则是在中底和大底之间,缝制鞋在腰部会放入“龙骨”,有的是皮革,有的是木片,有的甚至是金属。

这个部件在胶粘鞋中,可能已经取消了。
是否塌陷,对于穿着来说,带来什么差别?
精神!穿上塌陷的鞋子,很像是从工地回来的,而挺立的鞋子,则至少是从会议室走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