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eedd鞋测评

这个名字一出来,恐怕就会引来一顿争议。

在没拿到鞋子以前,他自己的公众号晒过,别人拿来问我是不是狗屎。从图里面看,皮革的确拉跨。楦型嘛,拉长的,意大利味道,我不喜欢。再多的,我也评价不了了。

上个月,小方说鞋子给我看下,我说好啊,因为除了别人给我看的那张图,我也实在没怎么见到鞋子的其他曝光,也是有些好奇的。

因为我觉得和他是朋友,所以任何好坏都会直说,假如是金主爸爸,那不好的方面,我可能还得慎着点。

再说一次,博客没有任何形式的盈利,我在皮鞋行业赚的钱,完全是自己代理品牌的销售。

和很多好奇的人一起看看吧。

鞋袋

为什么只有鞋袋呢,其实是有鞋盒一起寄来的,但是鞋盒上没有任何商标,而且质感也不好。小方和我说品牌建设还在进行中,就先看看鞋子。

但有一说一,鞋袋的质感真的可以,有高级感。

人字纹的面料。

可能照片并没有体现出一开始给人的冲击,但这个面料的选择,是个亮点。使用面料来当鞋袋,可以说是近来的高端鞋的常用配置,比如Stefano Bemer,比如福田洋平,比如Maftei。

如果在鞋袋的面料质感和纹理上也形成自己品牌的独立标识,真的是很赞的。

鞋面设计

一双三节头Balomora牛津。

如果说这双鞋第一印象是什么,肯定是不高级,挺土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首先是皮面给人的感觉,也是很多人看了照片以后立刻鄙视的原因。但是这个我觉得下判断稍微有点早,我们后面单独来看皮革。

其次是楦型,和现在的打眼的,让人都觉得厉害楦型相比,这个楦型的确让人觉得落伍。简单来说,非主流。但这双鞋如果最后我说一个最用心的地方,就是楦型。

最后是细节,比如鞋带,比如沿条缝线的粗犷,都不太展示高端品牌的味道。

这个三节头,不是皮革拼接而成,而是用缝线实现的视觉效果。

这是我要强烈抨击的地方,三节头的位置。

这个三接头横线的位置,最重要的,就是比例,横线前面和后面各自的长度比例。要不要符合黄金分割,我不懂,我只懂看到第一眼,不美。其次,非常实际的一点,假如折痕到了横线之前,或者就卡在横线上,那是非常膈应人的。

然后这个Balmoral线,也就是从鞋带最下端一直拉到后跟的布洛克线条,我同样觉得没有美感,弧度有点耐克的味道了。

我放一个我觉得美的。

我知道在Balmoral的靴子上,确实是这种向上翘的弧度,但是移植到牛津鞋上,是不是平直更好看?或者,如果保留向上的弧度,同时又好看?

总的来说,鞋面设计做的很不好!

楦型

这个楦型不打眼,或者乍看不高级,但是在我看来,是这双鞋做的最好的地方,或者最起码,最用心的地方。

我们现在忽视三节头的那个条线,只看这个楦型的轮廓。非常宽大的圆头,但是到鞋身的曲线,是非常完美的。在当前的尖长为王的大氛围下,独立做出这样的传统,而且有相当美感的楦头,我绝对是力挺的!

从这个角度,其实还能看到一个这双鞋做的好的地方,就是顶视图会觉得沿条非常的细,沿条的齿非常密,这是高级的体验。

楦型的正面视图,脚背两侧的线条,还是做的不错,中规中矩。

脚背给的不算很高,整个前掌的下压比较足。

整体来说,这个楦型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也应该是有品牌的辨识度。当然,前提是有能打的鞋款。

皮革

很多人说皮拉跨,主要就是在这个折痕上,但是我真的无法评价,为什么呢?

因为鞋面上有非常厚的蜡,然后有些新鞋,没有穿过以后的折痕,这种我真的没有能力判断。

车线工艺

又是一个要打枪打到死的地方。

首先,这条三节头的线歪歪扭扭,整啥呢?这种不细致的工,很拉低好感的。

其次,车线的密度,我觉得大约和玩儿是一个水准的。但玩儿人家定价在哪里,不谈虚假营销,产品质量方面,太苛责就是不讲逻辑了。

鞋底

鞋底,两行字,固特异,意大利产。

藏线工艺,但是翻开的皮是在中间,而不是相对主流的在侧面,但这个确实是标准的意大利的味道。包括鞋底不太收腰,也是大部分主流意大利鞋厂的偏好。我这里说的主流不是爱好者里谈论得多的比如Antonio Meccariello,而是说Santoni,菲拉格慕这样的。

当然,着一双的腰,真够宽的。

我觉得腰圆润,粗细到一个度,是最好的。

后跟,非常不上档次。我觉得好的后跟,一,橡胶片绝对不能那么大,二,钉子有美学价值。

沿条工艺

首先,缝线比较粗,我不仅仅是指缝得密度粗,而且这个线也感觉特别粗!其实粗不答应等于粗犷,但粗而没有考量的,必然显得粗狂,这个就是。

为什么在看楦型的那个图里,给出高级的质感呢?两个方面。

第一,沿条侧面的倒角,这个其实用的是一个工具,很明显,他家的这个工具使用地挺不错。

给大家从侧面看看这个工具将鞋底和沿条一起做成的形状,日本人还给这个起了名字,“矢尾”,就是像羽箭的尾巴。

第二点,缝线非常靠近鞋面,所以造成虽然缝线这么粗,但顶视图却看不到。

沿条工艺上也有擦枪走火的地方。

这种在鞋跟前端打一个梅花印,可以说是意大利做鞋的一个惯例,但是我不是很懂这个历史渊源和实际价值。

但是这只鞋的内测,打爆了……这是因为是沿条头尾结合的地方,但这个元素,如果做成这样,还不如不要呢。

细节

整双鞋只有鞋垫上有品牌标识,有一个F做的Logo,然后三行字。

第一行,FANGEM,应该是Fang E M,有可能是他的名字。

第二行,EIDDYNAMIC, EID Dynamic,EID,这三个字母不太确定。

第三行,&PNI,毫无头绪。

说实话,商标是没问题的,但是这三行字,太烧脑了!而且,确定这样给人的感觉高级吗?

关于里衬皮,因为有人指出Aubercy那个很粗纹理的是山羊皮,所以这个的是不是也是,我也不好说了。

总结

从品牌建设来说,我觉得远远不及Mattina。为什么国内这么多我总说Mattina是完成度最高的?因为从产品的一致性,到品牌的调性,故事性和产品的文化内涵,都有,这就很不容易。

楦型是非常有自己独特标识的,我个人说真的还蛮喜欢的。

鞋面设计如果我打分,0分。

鞋底的确是意大利的感觉,但这个感觉一般般。

这就是我对这个品牌和这个鞋子的看法。

另外,请大家不要拿他的价格来说事,因为商品的价格大多数时候,都不是产品力决定的。假如他有他的圈子和客群,能够拿到超额利润率,那也是他的本事。我作为一个看鞋的人,只能说问我的人,我觉得同价位有我更愿意推荐的,但生意的事,也许只是你看不懂,看不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