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去坐坐系列,是我看Simon Crompton最近的伦敦各店的文章,得来的灵感。
本质可以说是探店,但我更多地想表达的是每个店给人的感觉,可能产品都不会提很多,更加不会是要大家买买买(我本人真的不喜欢这个!)。
如果我们说网购已经可以满足90%,甚至95%的需求,那么实体店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很多大牌还是会有旗舰店,但是本身的定位已经是营销成本,而非这个开在核心位置,面积巨大的店必须要有多少利润。那这些确实靠着实体店销售的生意,又有什么意义呢?
购物,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除了刚需的产品,一定都会带来一定的快感,甚至一些人给我说购物是减压的方式。以上说的这些,产品不是不重要,但活动体验,一定也有很高的比重。
每家店走进去给人的感觉,主理人或者说你面对的人,都会决定这个体验。
对于消费者来说,我想给一个建议。请把去逛这类的店,当作一个休闲活动,我接触到的大多数主理人或者说服务人员,都是特别热爱交流的。这是个不大的市场,进来做的,绝大部分都是因为热爱,他们不是一个个被魔化的业绩为王的销售人员。
如果你喜欢这类的商品,也许你买不起,也许你短期没想买,但是去逛逛,抱着交朋友的心态去坐坐,聊聊天,你不会失望的。
Leo Tailor的店,在南京建邺区的一个新的金融区域,明基医院旁边。这栋楼的名字叫艺树家工场。业态,基本都是设计、艺术类的。比如软装,艺术展览,服装(不是狭义的卖衣服那种,因为这是个写字楼,不是卖场),收藏品等等。
不管是外墙的飞鸽,还是一进来的像素壁画,都明确标识了这栋楼里业态的定位。
Leo Tailor在22楼。这个高度,决定了他是预约制,因为不知道人根本不可能走进来。在南京做了7年,本来也都是熟客和熟客介绍的客人了。
透明的玻璃门,上面圆弧形里,有商标。
即使站在门外,给人的感觉,两个词,窗明几净,简约。
进门,右手边是一整排的Leo的衣服,这么多,我是羡慕得不得了。
从门口的鲜艳夺目,到最里面的商务沉稳。以我对他客群的了解,靠近门口的,除了他自己,恐怕没几个人敢穿。
左手边,是大理石的桌子是一个高台。高台下面,放着料本。和很多喜欢将料本放在外面展示的不同,他的料本,都躲起来了。
Leo个人对Fresco极度热爱,也带着他的客户做了一波又一波。
桌子是平时办公的地方,包括订单信息的填写,客户信息的维护等等。
靠近落地窗的,是核心区域。一个圆茶几,一条长沙发,还有两个皮靠椅。
Leo每次都要安利这个靠椅特别舒服。我承认窝在里面很舒服,但我每次都穿那么帅,窝着不像样。这是Leo接待客户的地方,也是和一些熟客聊天的地方。
茶几上放着巧克力,然后几本书。比如《We Are Dandy》,比如Simon Crompton的《The Finest Menswear in the World》。
书真的是好书,但人家来聊天,总不好晾着你自己看书。我就把书借回家看了。
Leo一般都是在这里和客户聊需求,我观察过,Leo是那种比较想传达自己风格的主理人,不是客户说什么什么,他都说好好的那种,会相对主动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尤其是在面料上。
我非常能理解面对那么多面料时候的毫无头绪,要么都没感觉,要么这个也不错,那个也不错,Leo这个时候的作用就比较关键了,他会帮忙场景化这个面料的搭配,然后缩小范围。
这个沟通的时间,很多时候都不短,而且是一个相当热烈的过程,似乎双方都很享受这个你来我往。
而店里的袁师傅,这个时候都比较沉默,观察着客人。我第一次和Leo聊了很久,聊完才发现他一直坐在我旁边,吓我一跳。其实袁师傅是个比Leo还健聊的人,不过这个肯定要熟了以后了。
整个店铺的左边角,是试身的镜子,量体也是在这由袁师傅操刀。
旁边则是挂在一排已经做好的,和要试身的客户的衣服。衣服下面,是一排鞋子(是不是有点眼熟)。
再往右边的墙上,挂着一些领带,我觉得花纹品位都还不错。
继续往落地窗走,是他的书架,但书都被推到边上去了,因为被他钟爱的咖啡机鸠占鹊巢了。
每个客人,都会被他用手冲咖啡热情款待,给别人做了以后,自己也必须再来一个。
但是还没完哦,打开落地窗这边的门,就来到了他的阳台上,一个大大的木桌,和10把配套的椅子,让人觉得这真是野餐的完美地点啊!
22楼又可以沐浴充足的阳光,又可以俯视城景,带上野餐篮和自制的美食,最不济,叫点外卖,开一瓶红酒(Leo自己有珍藏,然后隔壁那家店是卖酒的……),傍晚开个趴,斜阳,木台,庖馔,锦服,亲朋,甚至还有宠物,这才是所谓的生活。
回到我前面说的,实体店的意义,就是生活,是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享受美的场所,生命之美。
没有图片么😂
在等他发给我,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