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少少

有人爱说时尚是一个圈,是个轮回,是几十年前的东西又复辟。我发现,每个人对服装的进步,也是一个圈,一个螺旋。

比如我经历过,什么鞋款都想要拥有的阶段,越新奇越好。

然后渐渐找到自己人生的真爱,黑色三接头牛津。无论什么时候,在一堆鞋子里,总是会先关注它,而对一个品牌或者鞋匠的评判,也最喜欢找到他的黑色三接头作品,来作为锚定。

可能黑色三接头就是蛋炒饭,最简单最困难,人人都会,但又可以见真章。

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买鞋子只买黑色三接头。

然后黑色三接头鞋子的数量直线上升,带来的边际效应问题就是每一双,都没多少机会穿到。而我非常非常明确地知道,鞋子,真的是旧的舒服,而且旧的也更合脚,有了折痕和护理,更有韵味。

这还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服装上,我也从只敢穿海军蓝逐渐地走了出来,尝试了更多的颜色,这个时候,黑色三接头牛津出场的机会就更少了。

不得已,又开始购入别的颜色的鞋子,例如棕色,红色,绿色,还好,皮鞋里正经颜色并不多,只是如何再和鞋款搭配起来,甚至鞋底(皮底还是橡胶),以及光面皮还是反绒皮,还是费不少思量。

不可能只做加法不做减法,我家也没那么大的房子,于是开始以百般挑剔的眼光检视这些黑色三接头牛津,但凡有任何一点不符合我偏好的,都低价转掉。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过程,因为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鞋子,也对鞋子的审美,有了更具体更系统的要求。

可是,还没有结束。

当自己西服有接近20套,而其他服装极少时,又会发现可能能够应对的场景太少了。这也是我以前提到过的,这个时候,可能多一条牛仔裤的使用价值,比再多5套顶级西装要高很多很多。

于是,在增加服装品类的同时,又不得不对鞋子进行扩充,比如帆布鞋,比如Trainer,而且这还只是单纯的增加,并没有对这个品类进行更细更高要求的产品搜索。

于是减法又来了,西服有哪些品质(审美)没那么高,丢去当工作服,皮鞋的每个品类,能不能找出最少极优解。

当前,我的鞋柜是在收缩的。

但是谁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开始新的扩张呢?

那么这种轮回是不是毫无意义或者毫无进展的呢?我认为任何实践与思考的叠加,一定都让你对某个事物有了更高的理解,即使将来有一天,我搞了一双粉色鳄鱼皮的高筒靴子,也一定可以穿出让人拍案叫绝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