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似乎真的与众不同

这是一个让我很欣喜的结论。

前因后果是这样的。

一位淘宝上的客人想要购买黑色三接头牛津,而且已经发来了链接,那双Carlos Santos的Swan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然后他问,是否还有别的黑色三接头牛津,很遗憾,我店里没有了。

因为这一双,是我认可的鞋款。虽然是最无聊的黑色三接头牛津,但是天鹅颈元素绚丽夺目,市面极少。我想,我买鞋子,就会买这样的。

他说,太圆了。

这个我可以理解的,人人都说我喜欢圆胖。

他又补充道:鞋脸太短了。

哇,这明显就是很懂的人,并不用多懂鞋子,但是懂审美。

我也总结过我的喜好,并不是我喜欢大头,而是喜欢短。

我又要抛出我的《见鞋知鸡鸡》理论了。人越是没有什么,越是会找补。鞋子穿的又尖又长的,想要展现自己攻击性,或者雄性器官的,都是自卑的表现。

像我,都穿短短的。

基于这个审美,我就会喜欢Mattina的N楦,喜欢英国的传统楦型,意大利独爱Antonio Meccariello,还有国内的Jimjun,都是走的短这一挂。

说回这个客人,我说,目前整体的审美,都是拉长的,他可以去看看Badia的鞋子。我仍然会坚持我认可的审美。

他说支持我,我说谢谢。

我突然发现,的确,在目前这个基本都是拉长的审美下,我真的是挺特别的,我卖的鞋子,真的是有差异化的。

为什么这让我欣喜呢?

因为我一直都找不到我卖鞋和别人卖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说牌子不同,对于不是圈内的人来说,反正这些牌子一个都不认识。我觉得只有根源上,让人只从美不美(符不符合自己审美)来选择,才是有意义的差异化的地方。无需任何宣贯。

我又思考了为什么当前流行拉长。简单来说,意大利服装风格的流行。这里不是指服装休闲化这个大框架,而是意大利的裤子,都比较紧窄。

那么视觉顺延下来,一个短胖的鞋子,会极端的突兀,所以鞋子也需要保持这个流线。如何实现呢?不可能要求所有人的脚都像法国人一样面条,那么只能通过拉长的方式,视觉延申。

不与主流相同,是好事吗?是为了不同而不同吗?

并不是这样,而是提供了不同的审美选择,就像Maftei给大家看到了中欧的风格,选不选,如何适配当前的服装,是很私人的问题。

我很喜欢追问一件事的意义,例如活着的意义,例如写作的意义,例如卖鞋子的意义。卖鞋子的意义如果单纯是利润,并不是不行,只是会让我这个文人有点拧巴,那么加上审美多样化这一条,我通体舒畅了。

我到底哪里与众不同,就是我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