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衣与袍衫

如果说上衣下裳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服装样式,那么深衣就是第二个了。

当然不是说深衣的同期没有其他的服装样式,但是产生深远影响的,深衣的地位,是这般高的。

深衣是上衣和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服,但后来的儒家为了继承传统观念,按规矩在裁剪时仍然把上衣和下裳分开来裁,然后再缝接成长衣,比表示尊重祖宗的法度。

后来的衫和袍(有夹层的衫)基本都可以说是深衣的继承。

后世的袍衫,一般还分曲裾和直裾,其中曲裾就还是深衣的样式,而直裾稍有改良。

曲裾男女都可以穿,通身紧窄。这主要是因为在穿着方式,是将人一圈再一圈的缠起来。下长拖地,衣服的下摆呈喇叭形,行不露足。衣领为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面的衣服。有时露出的衣领多达三重,又称为“三重衣”。

直裾一般是男性服装,衣襟相交至右胸后,垂直而下,直至下摆。听起来,比曲裾的布料要少一些,对于身体,尤其是腿的束缚要少不少。

从两个的庄重程度来说,曲裾要高于直裾。

深衣和袍衫在中国传统男装中的地位,可以等同于西服。那我们在传统服装融入绅装的过程中,我觉得取代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个变化会太剧烈,从而立刻出圈。

直接性的取代西服不可行,那么,将深衣与袍衫变成西服外面的一层衣服是否可以呢?用来更新西服大衣的类别如何?

说起来,直裾,其实就是双排扣的大衣,只是外面没有扣子,然后通过腰带连接,这完全可以想成是Balmacaan的双排扣且无扣版本,这话说的可够绕的。

而曲裾这个大衣,就非常的前卫了,虽然它真的更美,更女性化。当然,我们在改良的时候,长度肯定得更改,改到大衣一般的膝盖的位置比较好,拖地还是太不方便了。这种选择式的大衣模式,是否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需要很有胆量的男性穿着来给大家评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