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ftei奇妙开箱2

上次的奇妙开箱,已经解释了为什么奇妙了,也就是Uncollected Bespoke Project。客人付了半款,鞋子做好了,但是没来取。

上次那双是一双帝王紫的Lazyman,看看今天又是双什么呢?

开箱

还是这个燕麦色的羊绒鞋袋,里面装的美人,还是野兽呢?

鞋面

一双两眼德比。

这双鞋有两个看点。

从这个侧视图上都可以清楚的看出。

一个就是德比鞋带侧面的两片皮的形状和角度。

这双鞋的这片皮,几乎就是一条直线的往上,相比于连接处向前的一个尖角,这种设计,其实是更简洁,也给人更军事味道的感觉,还是干练这个词。

我个人来说,觉得有角度,特别是合适的角度,更加的精致。

另一个特征,则是Maftei很标志性的擦色,当然,我不确定这种颜色上的finishing该不该叫擦色,就是在棕色的皮革上,从上往下地加入黑色的斑驳。

我知道这种颜色听描述会很奇怪,但鞋子上的质感,还不错。

工艺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看到Maftei的缝制鞋的时候,最惊艳的,就是缝线的密度。

我的大多数鞋子,是机器固特异的,缝线的密度在我眼里,一直默认就是那个样子。后来有Vass这种手缝大底的,可是密度似乎还不如机器的呢,然后有Saint Crispin’s,觉得那个白色的缝线,细细密密的,真好看。

直到遇到了Maftei,才看到缝线的密度居然可以到这个程度。

手缝大底有必要吗?从功能性来说,我觉得肯定没必要。那手缝大底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能够给出更精美的感觉,有意义吗?我觉得有。

前面介绍的Maftei的款式中,也有好多个盲腰的,然后被质疑是不是腰部没有缝线,就是胶水连接的,想Riccardo Bestetti那样。其实我也有同样的疑惑,于是问Maftei老先生,把老先生问火……说完全按照bespoke工艺在做我这边的鞋子,怎么会用胶水。于是决定后面拍个视频来证明。

这双鞋,我在腰部,能看到里面的缝线。但这双能看到,其他双没看到,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双鞋腰的底往上擀(擀面皮的擀)地没有其他那些狠,那些让鞋底皮包括贴合了鞋面了。

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原来后跟无缝,在市场上都是比较少地,也就John Lobb Prestige线把这个作为一个卖点,Gaziano & Girling都没有。

可是在Maftei的鞋子上,这个几乎是默认配置。我不喜欢说难不难,我只爱说好不好看,答案应该是明显的。

另外这双bespoke的后跟非常的窄小,我自己的那双,也是把后跟紧紧地钳住。

鞋底

记得以前Justin FitzPatrick聊过Maftei,他觉得东欧的鞋,在鞋底上,都不太精致,我也觉得是更加朴实的味道。

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我将Maftei带到中国来,是保留它中欧的风味,还是更符合当前高端工艺的样子?目前,可能后面的倾向更强。

鞋楦

两个特征,一个是香蕉楦,顶视图都非常明显。

另一个则是鞋子的宽度,欧洲人的脚的确比我们的要细多了。

细节

那双帝王紫的Lazyman在鞋底上有客户首字母的缩写,那么这双,除了宽度,怎么看出是Bespoke呢?

因为写在了鞋撑上。

在这个鞋撑上,我还看到了一个更高级的细节。

就是在脚弓的地方,这个鞋撑有更细微的挖空,加入是个空心的鞋撑,这个细节可就没有了。

总结

还是回归聊过很多次的,不管对鞋子还是衣服,bespoke的意义是什么?合脚/合身,符合自己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