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聊聊我对这个鞋的看法。
一定很多人觉得奇怪,如果是个外行,说固特异鞋,或者说手工鞋,还情有可原,我怎么会用这么一个词呢?如果不是单独地来讲缝制工艺,提固特异的意义在哪里?
固特异这个工艺高级吗?如果相比于胶粘来说,更复杂,所以是的,更高级,但是相比于挪威缝,包括一众挪威缝的子类或者叫延伸,比如Goyser,Bentivegna缝制,却还是要简单的多,而且固特异的缝制现在绝大多数厂家都已经完成机械化了,但挪威缝目前还没有。
固特异就代表手工鞋吗?首先手工鞋这个称呼就很唬烂,因为即使是胶粘鞋,产线也需要工人来操作某些工序的,只不过工人操作的难度上有一定的区别。而且真的要全世界产鞋的数量来说,我估计,布雷克缝制的鞋还要更多,为什么呢?因为全世界的Fashion House都喜欢布雷克缝制的鞋,其中绝大部分又都是在意大利生产,或者用代工这个词。除了美学考量,布雷克的纤薄是意大利人喜欢的,同时生产工艺上比固特异要简便一点,又保留了所谓皮底,所谓手工的宣传点,有更高的利润率,这个东西,是所谓奢侈品最爱的东西。
说完上面两个固特异不及其他缝制工艺的地方,我来说说为什么我挑这个工艺出来说,因为,它换底最容易。
布雷克缝制因为将内底和外底直接缝在了一起,所以要拆外底,直接就会把内底也拆下来,从而影响鞋子本身的楦型外,对于换底来说,也更复杂,如果以工钱来计费用,应该会更高。
而挪威缝如果谈换底,就更夸张了,这两条甚至三条缝制线的手缝,就更加费时了。个人不太清楚现在挪威缝是不是也都是机器进行了。
为什么换底重要呢?
这就是我今天起这个名字想谈的点,我们买缝制鞋,归根结底是买什么?我个人的观点是,一个字,久。算上换底,一双鞋可以穿20-30年的话,我会非常的满足。我知道,在当今这个丢弃成性的世界里,这样的观点大多数人不熟悉也不认同,“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穿坏了刚好买新的”,“新的又不贵,还新!”人们在不停地追逐新的东西,而将老的东西抛诸脑后。当然啦,人类本来就是如此进步的,而我,和我的一些读者,是一群因循守旧的人吧。
这样的观点,我在价值里面谈过,陪你日久的东西,有感情的羁绊,有共经风雨,这些,钱是买不来的。
我不是来说服任何人,因为我相信,不是你看了什么让你转变了观点,而是你本来心里就有这个观点的种子,看到别人写出来,让它冲破泥土而已。
基于久这一个点,那么我们买固特异鞋,应该考虑什么呢?
美学
这个是必须的,为什么?因为如果你自己都不觉得美,你怎么发自内心地喜欢它,让它陪你同生共死?天天在鞋柜里的鞋,不管它值多少钱,都丧失其意义了。就和被锁在保险箱里的艺术品一样,无人品鉴欣赏,它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就消失了绝大半,剩下的用来投机,炫耀的属性还在。
除了个人偏好外,也必须考虑时代性,也就是所谓的经典款。我觉得这是男人买衣的一个大原则。今天流行的很多东西,10年后,白送你,你都不愿意穿上,这一点必须考虑到。所以例如牛津,蒙克等等经典款式,才是正确的选择。
目前的鞋厂,不管是John Lobb还是Paolo Scafora都在迎合当前的潮流,一些板鞋,古怪的运动靴子也在其列,这是我个人不喜欢的。不过对他们来说,赚钱才是第一位吧。
对于这一点,其实我还是有点好奇,我目前真的没看到什么楦型极美的胶粘鞋,只是开发或者说买一个鞋楦而已,应该不难才对啊。谁能解答下我的问题。
皮革
很自然能想到,你希望一双鞋能够陪你20-30年的话,如果皮革质量不够好,你再怎么保养,都是做不到的。而皮革质量,又会极大地影响美学。比如我自己的那双Barker,楦型我觉得不敢说很美,但中规中矩,没问题,可是皮革的质量,让我不太愿意穿它。这一点,就是我个人对一些入门固特异鞋不太感冒的地方。比如说美国的Jack Erwin,把固特异鞋拉到了新的价格线,在这一点上,其实也有一些中国厂商,可以把这件事做得更极致。
我对于让更多的人用上更好的东西(固特异鞋相比于胶粘鞋),绝对是感恩戴德的,然而牺牲质量产生的价格下降,这个的确是有度。Meermin是这个等级里面做的最好的,虽然它的皮革质量,仍然不太能满足我的偏好。
所以,归根结底,对我来说,固特异鞋有点木桶理论。任何一个短板,都会影响它和我的长久关系,所以,我愿意多花一点钱,买到真的能够陪我20-30年的。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总结
我不喜欢上纲上线,因为国外谈这个观点的时候,总是爱用持续性这个词,或者说环保。我只是更从个人出来,可能,我是个长情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