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子旭是最近朋友才介绍给我的认识的定制店主理人,来自台湾。虽然我很关注各家定制店,但香港和台湾的店家,因为体验没有这么方便(深圳的朋友另说),所以关注度明显要低一些。
但是现在不少港台的店家都会在这边开店和定制会,我们的交流和体验也变得愈发的频繁和顺畅,这对市场整体水准的提升,一定是有帮助的。
子旭于3月29日至30日,会在安福路上的Mattina店内,进行上海Trunk Show,对于很多在小红书上关注他的朋友,可以有机会进行一番现场的交流了。
赶在这个定制会前,我也抓住机会,对他进行了专访。
请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我出生于1988年,从小在台北出生长大,大学读的是台北科技大学经营管理系。
兴趣是跟路人在网路吵架笔战。(???)
现在的状态是什么样的?独立裁缝吗?
目前我手边有两个订制品牌在经营,但主要的心力投注在SINFONIA这里。
如果独立裁缝的定义是“one man tailor”的话,那么我并不属于独立裁缝,未来也没有计划以单干的方式投入这个市场。
现阶段我正在积极培养属于我自己的工作团队,但愿意长期投入这份工的台湾人很难找,因此现阶段我有部分工序是委外制作,但制版、假缝以及归拔塑形等,都由我们自行完成。
描述一下在行业里的学艺和执业经历。
我在2015年入行,在力上西服当了三年的学徒,期间拿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奖项。
2019年,被香港的友人找去担任IL NEGOZIO(现名为Ivory)的Head cutter与技术总监。
2021年,创立了SINFONIA TAIWAN这个品牌。
怎样描述你的衣服的风格?
这对我来说很难描述,因为我本身接触了许多种不同风格,如那不勒斯、佛罗伦萨、米兰、台湾红帮、British drape cut等,并且会根据客户的喜好、体态条件去“看人上菜”。
硬要说的话,就是泛义式融入一点英式的线条。我知道听起来很奇怪,像是个缝合怪什么的,但我自己觉得挺好看,而且蛮有特色的,至少我没有看到谁跟我的衣服很像。
这个风格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你会推崇这个风格?
这跟我的个性有关,我其实是个很怕无聊的人,一旦开始觉得无聊了,我就会想换跑道了。为了让我的裁缝生涯能够有足够的新鲜感,所以每次在做自己的衣服的时候,都会尝试各种不同的新版型、新结构等,再把觉得好的效果保留下来,最终就成了现在的模样。
这是我认为真正一个裁缝的“House style”的养成过程。我不太喜欢把其他人的一套东西全都照单全收,然后给自己贴上个什么南义风格、北义风格、英式风格等标签来定义自己。
我的品牌是活的、有生命力的、随时在迭代更新的,因此每隔一阵子看我们的衣服,都会觉得长得不太一样。
台湾的西装定制行业,是什么状态?你觉得和香港,大陆是否有差异?
就我的角度来看,大陆的竞争非常激烈,尤其工坊众多,因此整个业界的能量是很强大的,工艺品质也很高,审美也在逐渐提升中。
香港则是一个十分成熟的市场,毕竟被英国人殖民过,因此在审美、风格的拿捏上面,我认为香港是这三个地区当中,发展得最超前的。
台湾的话,至少在订制行业这块,我认为这几年下来是没有什么太大的进步的。除了传统老店找不到接班人逐渐凋零之外,新的店家往往也都十分仰赖大陆代工,审美风格更是一言难尽。基本上我看不到几个有灵魂的店家。基本上我的评价一如既往:一潭死水。
早期的客户是如何累计的?尤其大陆这边的?
台湾的本地客人,一些靠的是我过往在网路上跟人打笔战时累积的知名度,另一部分则是靠社群行销、老客户转介绍而来。
香港的客户则是先前在香港工作的经验,大家已经对我有一定的熟悉度。
大陆的话,我在当学徒时期曾经在七哥那边写过几篇跟平衡有关的技术文章,我相信我肯定是中文圈里最早谈论衣服平衡的人之一。因此有一些人是从七哥那里认识我的,一些人是从小红书知道我的。
每年会有几次Trunk Show,分别在哪里?
通常一月跟六月会在伦敦跟佛罗伦萨。
香港的话是固定三四个月飞一趟,上海的话就看订单量能不能打平成本开销,希望能够变成常态性的trunk show。
最近在上海的Trunk Show,会有什么特殊的面料或者款式,或者你的表达想带给大家吗?
我大概是少数“不曾在欧洲地区过水”,却有能力办海外订制会的裁缝了。
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来现场跟我聊聊衣服,我相信能够带给大家很多不同的想法跟感受。
价格和交货时间
来料一万人民币起步。
交货时间大概半年起跳,毕竟我大概三个月左右才飞一次香港跟大陆,如果fitting顺利的话,也许三四个月左右就能拿到成品。
Wechat:MurMur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