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悖论

这是我自己的反思,也是我对很多人的观察。

不管是经典男装,还是工装领域,对于高价商品,一个说服的话术,就是耐久。

你买一双靴子,不敢夸口穿一辈子,如果算上换底,穿个十几二十年不是问题。

买一件海军蓝的单西,无不可搭,利用率满分,这个衣服又不存在退潮流,可以永远穿下去,买高质量的,穿好多年,这样其实一点也不贵。

这话,本身是一点错误都没有,你买这件商品,也没问题,但问题是,同样的话,同一个人,用来合理化他买50个同类产品,是否还合理呢?

很明显,已经站不住脚了。

因为这些话术的落脚点,在于最大化的利用率,这样不管售价多少,其实上的性价比都是高的,举个例子,手机就是这样的商品。

可是美学的东西,一旦你开始相信这些话术,或者说需要这些话术,代表你已经入坑了,你不是需求型,而是主动型。

对于需求型人群,其实是不需要这么多理由的,我需要一套海军蓝的西服,我买得起这个牌子,或者这家定制,我买了,结束了。穿坏了,我需要一套海军蓝的西服,我买得起这个牌子,或者这家定制,我买了,结束了。就是这么个重复。

而主动型,我想要这个颜色,我想要这个款式的,我想要这个面料的,可是我还有好多衣服鞋子都还没开封呢,不需要吧。没事,这个买了可以穿一辈子,一点也不贵的,买。

你看,并不是这个话术说服了主动型人群,而是他们把这个用来自我安慰。

那么大悖论在哪里呢?并不是在主动型人群的扭曲心理,而是品质商品和美学商品的协调上。

服装这个大类,既有地包含巨大的社会学属性,当你将你的注意力放在这个东西上的时候,那么相比于它的实用价值(保暖,防晒等等),你已经更关注它的社会属性了。具体是什么呢?与众不同

千万不要急着否认。

古代的服装很多时候代表阶级,现代的服装,强调个性化,工装的复古,绅装的怀旧,其实都是潜意识在标榜自己于人群中的不同。

既然有这样的需求,那么长期的,固化的形象,并不利于达到这种效果,所以需要有不停的新鲜感。而且假如你真的高于人群,必然有人模仿,这个时候,只能往更细节的方向去寻找优越感。

正是这种不自知的孔雀欲望,让同类产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脱离品质商品的价值。

我觉得我很不要脸,一边说我不是物质的人,一边说5双好鞋子就够一辈子,一边劝别人不要买太多的鞋子,然后自己还在买鞋子,这是我个人的大悖论。

我很长时间以来的观点都是,物质上,不要欲壑难填,精神上,可以追求无限。

Patrick Frei作品

看过既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