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详尽的信息

相信刚刚接触到固特异鞋的人,一定会在网上浏览大量的商品,然后会发现,居然价格从小几百到一万大几不等。 我们姑且把讨论限定在机器固特异鞋上,排除掉手工制鞋。这样人工带来的价格差异可以忽略。 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价格差异,主要来自于品牌,而非成本。但是产品本身,也有很多成本差异。 最起码,一个觉得1000差不多是固特异起步价的人,对于突然看到400块钱的固特异鞋是非常震惊和不可置信的。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单纯不要利润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我们了解的信息还不够多。或者说,我们对产品还不够了解。 Post Views: 16

马臀鞋品牌PETER QU创始人,屈涛专访

PETER QU应该是这两年来国产工装靴领域最炙手可热的品牌,专注于马臀皮,实在是踩在了消费者的心窝窝上。 在国内工装靴第一人,Nevergone琛哥的引荐下,与PETER QU的创始人屈涛相识。 一起来了解这个让我兴趣猛增品牌创始人的故事! Post Views: 55

如果每个品牌只准买一款

对于某些品牌来说,这个答案是无脑的,但是对于某些品牌来说,这个选择简直让人撕心裂肺。 很多皮鞋爱好者都喜欢尝鲜,每个品牌都想试试,我也是其中之一。这给我们带来了新鲜感,带来了有趣的体验。 很多这些尝鲜的鞋子,可能最后都束之高阁或者遗弃了,如何能够兼顾久穿和尝鲜呢? 答案就是购买它的绝世经典款。经典不是靠吹捧和宣传出来的,是每一个消费者实实在在用钞票投票出来的。 Post Views: 99

我尝试过的定制店

如果是老外,可能会用个更牛逼的说法,the tailors I used。 每年都会分享一份榜单,一开始的时候,是我央请一些大佬为我评分和给评语,而我,和各位读者一样,按图索骥,一家一家去打卡。后来,我自己也加入评委并撰写评语了。 由于我的经济实力有限,不像许多大佬一家店来个5套10套的,所以我的切身体验也是有偏见的。比如英国老话,如果你没有准备好下第二次单,那么第一次都不要下。因为定制肯定是存在磨合的。 承认自己有偏见不可怕,切身体验仅为有参考价值的个例,不可用作归纳法得出结论。但是如果海量个例,那么可以做出有概率的结论了。 非常抱歉,我没有和摄影师频繁地合作,所以很多都没有图片,希望将来可以补上。 Post Views: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