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杰专访

这是2021上海制鞋大赛选手专访的第8篇。

年龄来说,不能说老兵,但在行业的时间很长,而且经历比较辉煌。现在,静下心来,做高品质的鞋子,不知道是否可以做出大家都喜欢的产品。

一起看看中坚力量,曾杰的故事。

请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

我叫曾杰,今年44岁。九六年进入鞋企,接触最传统的作坊式鞋子生产工艺。

九八年公司与国内最大的品牌公司百丽合作,应百丽品牌公司合作需求,从手工作坊式生产模式转变成半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模式,百丽公司主打是女鞋市场的销售,百丽品牌选择我们为其研发男鞋,获得百丽品牌的高度认可,因此第一双百丽男鞋上市销售是由我当时所在的公司研发生产。

从2004-2015年期间在公司担任设计总监及技术总监,同时也见证了百丽的发展与辉煌成就,也见证公司的辉煌与起落,随着互联网持续影响人们生活消费方式的改变,自己对鞋业未来发展和判断有了自己想法,于是2015年下半选择从公司辞职,选择了进入相对的陌生传统手工鞋行业

工坊的建立也是一点点做到的吧,这中间遇到什么艰辛?

工坊建立完全是处于对鞋子的喜爱,在之前的工作经历中,经常研究和学习欧洲的鞋子设计和工艺的创新,为什么老外可以设计和制作出好的产品而且附加值那么高 ,而在国内能够达到如此水平的去寥寥无几,就下定决心,从零开始学习手工制鞋的方式。

工坊正式开工是2016年2月16,我们给自己定下目标用3年的时间去研究手工定制鞋的各种要求,了解中国的脚型差异,脚楦转换技术痛点,了解顶级原材料的认知,鞋面改色技术研究,手工工艺的缝制和外观造型研究,楦型的外观审美和舒适兼顾,版面线条比例的拿捏,等等,当我们真正经历过这三年的时间才发现,这个坑有点深。

您自己做皮鞋,经历过哪些阶段呢?

截止到今天一直处于沉淀积累期。

如何平衡您管理工坊的工作和定制鞋的工作?

这两件事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冲突,所以不存在平衡一说。

您的定制鞋,特点在哪里?

舒适度与外观线条美感的平衡。整体舒适度客人的反馈还不错,脚底反馈的平衡感很好,受力分散均匀。

另外就是鞋子的线条美感,当然审美这个东西就比较主观了。

您从从业者的角度来说,国内定制鞋行业的缺陷在哪里?

定制鞋行业本身并没有什么缺陷,国内其实有很多优秀的匠人,主要的问题来自于外界。

一个市场环境,消费者的数量和认知还欠缺一些。

另外就是社会环境,生存的压力加上普遍价值观,不允许你潜心成为一名真正的制鞋匠人。所以国内制鞋匠人最终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

为什么中国的这个行业,似乎大家都不愿意交流,不愿意分享呢?

我并不认可这个说法,我其实跟很多同行交流得蛮多的。

你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人家什么样的评价?

其实我并没有想这些,先用心把这次的作品做好,到时候收到的任何评价都是对我有帮助的。

参加制鞋大赛的目的是?

想跟大家多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