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儿JK可说是喜欢穿西服的人里面最帅,最诱人的,我看他的照片,一般记不起来他穿的什么样的西服,连颜色都不记得,唯一记得的,就是帅气的脸庞和硬朗的肌肉。 对于这个行业来说,这样的买家秀可是功能巨大,就好像是明星代言一样。 可能很多人都欣赏过他的美图,今天和我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介绍一下你的背景。 没什么特别的,从小就在北京长大,但住的比较偏,所以也算不上正经北京孩子。 99年出生,学的是电影制作,不过目前没有走入这个行业,而是和朋友一起在做健身工作室,运动是我没法割舍的一部分。 虽然没正经搞电影,但是各类视频包括短片都还是有在创作的。 怎么接触到西装的?为什么非常喜欢? 应该说是从高中开始吧,2013到2014年左右,Saint Laurent被Big Bang带得出奇的火,我便顺藤摸瓜对这个牌子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也自然就找到了很多Hedi在二零零几年为Dior设计的西装,清一色窄窄瘦长的轮廓。 比较吸引我的都是枪驳领款式的西服,经典的Le Smoking或是条纹三件套轮廓十分伶俐,有明显的边角,利落的肩膀,漂亮的枪驳领,脚下的高跟靴子等等。 这些到现在我也依然很喜欢,只不过明白是只可远观的产品,毕竟模特穿着都紧,哈哈哈哈。 其实Yves Saint Laurent本人给女士设计的吸烟装是最喜欢的,和经典男装其实非常接近了。 你的进阶之路是怎么样的? 接着上面的,在穿了两年Dior和Saint Laurent之后,因为健身的缘故,渐渐抛弃成衣。 18岁的时候,在淘宝上一个店铺半定制(Made to Measure)了一套千鸟格的单排扣,垫肩,大枪驳领,Tom Ford那个味儿。 接着在北京SKP买了双corthay,现在还在穿,是真的好鞋;19岁那年夏天去多次路过的The Armoury香港店,买了套灰色的Ring Jacket双排扣套装; 不久后在ins上看到了Bntailor,刷了两个月他们的照片,恰巧朋友叫我去首尔玩,便顺道去探店做了套半定制粉笔条套装。 这算是第一和第二阶段了。之后在纽约就经常穿bntailor那套,穿得多了,镜子照得多了,就看出哪有“问题”了:显得我好圆,没有我想要的棱角感,躯干很直很窄显得有点小气。 有了问题就开始找答案,原来我在下半定制订单的时候选择的尺码有点小了,这是成衣思路带来的一个思维上的错误。 恰巧在这个时候,学校上课放了多年前看过的Vertigo迷魂记,这一遍看的眼里只有Jimmy身上的棕色套装,觉得这才是真的好衣服啊,一点不老土,干净利落,有棱角有曲度。 之后便开始研究vintage西服,20年代到80年代都搜寻了一番,这一看才知道,自己觉得新奇的喜欢的,其实都是人玩剩的,甚至70年代标新立异的不过是30年代巅峰的再版。 一张张30年代画报看的我是格外入迷,又看到些这个年代的老照片老电影,才知道衣服真的可以做到这样,Hedi的衣服很帅,但相较之下实在太二维了;再研究了一些文献后,发现30年代的风格和我对身材与衣服的审美都出奇的一致,原来自己喜欢的早在这等着自己了。 之后便下定决心要复刻一下这个沙漏身的年代美学,但很明显这个在现代剪裁中是慢慢消失的,不过总有惊喜,一次偶然刷小红书时,看到了Clarance Wong上海店的照片。 老江穿着双排扣背着手,上衣的曲线展露无遗,当时立刻兴奋起来把他们家的照片翻了个遍觉得八九不离十了。 便在回国后选择他们家定了我第一套bespoke,也就是大家都看过的那套fox brothers棕色法兰绒双排扣三件套,效果非常满意。 但老江毕竟是不加垫肩的流派,所以后来又知道了英式的Rainier,同样做了一套沙漏身但肩膀更为硬朗的双排扣。 在尝试了蛮多家之后,就开始放慢速度回头看看,总结总结问题,到了现在就在通过各种渠道找各个年代的老衣服,老手工与现代工艺的效果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同时我也在实验我个人能适合多少版型,能穿出多少不同的比例美学,所以进阶之路还远远没有结束。 目前对于版型和风格,是怎样的见解? 对于西服我是有很明确需求的,第一是我穿肯定就是dress up,就算是休闲感觉的单西那也比我的运动装要“ 正”的多,所以我要衣服轮廓分明,能有我追求的比例,同时穿衣服不会显肉感。 落实到版型上就很自然是偏“ 硬”一些的,我个人来讲并不算壮,但是比起我这个身高体重的标准码,那确实要立体得多,所以我很容易破坏衣服本身的比例,就需要衣服更强的结构或更大的体积来压住我。 比方说我可以穿48码标准的肩宽,但胸围得52码才穿得下,如果胸围做大了但肩宽不变,那整体比例就会失衡,再加上胸的立体感很强,那么人就很容易显得圆润膨胀,这自然不是任何一个西服审美里追求的,肩膀自然就会放宽。 我本身身材还不错,但太少结构总会把我变得圆润,毕竟衣服会挡住你的关节和分离度,所以伶俐的肩膀和收腰是我没法完全舍去的,自然对比较软的结构不太感冒。 至于风格,我觉得大家能看出来我整体都是比较vintage的风格,但像我上面说的各个年代的美学都在尝试,而这些不同年代的风格都各有各的看头,所以我觉得风格上我应该算变化很多的。 面料是否有些自己的选择? 那是肯定的,造型与vintage质感是我的刚需,所以高织和太轻薄易皱的面料基本不考虑。 重磅一些的法兰绒是我的最爱,不仅出效果同时容错率高。 低织一点的老料往往效果很精彩,有筋骨也够质感。 绅装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品类,有许多特别的款式,有些人趋之若鹜,有些人嗤之以鼻、觉得是cosplay,你站哪边?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先问一个问题:如果你看到网店上模特穿得效果很好所以下单了,你其实是期望自己能穿出同样的效果对不对,这难道不算是cosplay嘛?
Tag: Enthusiast
hành Đức Huỳnh known as Renworks is very popular on Instagram with a lot of followers, some of whom are admired by many classic menswear fans already, you can tell how well he dresses and inspires others. I appreciate very photo he shared very dedicatedly to learn how to achieve this effortless yet confident style
Tom是香港年轻一代经典男装爱好者中尤为活跃的一位,同时,也是和内地的爱好者沟通较多的一位。香港在经典男装领域,相比于内地,的确有更早起步,消费力及需求更加旺盛的优势,从定制店的平均水准到爱好者接触到的东西的广度和深度,都使得Tom的知识相当丰富。同时Tom的钻研精神,也让他的专业水准在爱好者中也算是顶尖的存在。 我与他在微信上的交流不太多,但是在众多同好口中,都听到他的事迹,比如鞭策意大利鞋匠Antonio Meccariello完成史无前例的真一片式马臀切尔西靴,比如衬衣面料百科全书。 非常荣幸Tom接受我的专访,给大家分享一下他的乐趣与历程。 Post Views: 270
Mr. Bashlow is a lawyer by profession, and a fiction writer in his leisure time. Among his vast interests, suits and shoes occupy a good position. If you can check his Instagram, you will be amazed by the countless models he owns. It is very happy to interview this very knowledgeable gentlemen, and this is
唐佬是群里的活跃分子了,每天都看到他“冲了”,“上脚照”,令人艳羡无比。同时他的衬衣数量,也是遥遥领先,非常开心他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这是纯消费者专访的一期。 Post Views: 358
这位是真正的大佬,主要是指事业上,年轻有为。我和他在苏州的Alvin Chow那里,有过几次的交集。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心态非常的平和,从他的回答也能够看到一种稳健与坦然。 Post Views: 313
周翔就是Eric Zhou,在喜欢穿西服的圈子里还比较多人认识的一个家伙。他做过的衣服很多,但基本还是限制在上海的几家店,不挪窝。 非常豪爽的一个人,没什么弯弯绕绕,我喜欢和他聊天。 这是纯消费者专访特辑里的一期。 Post Views: 310
我觉得纯爱好者或消费者的访谈,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对于商家的访谈,很多人可能还是抱着防御的心理,觉得他们是不是在推销自己(答案是肯定的,否则费这个劲干嘛?),但是纯消费者就不一样了,他就是和你我一样的人,踩过坑,或者有一些心路历程。 第一期是绅装大神胡椒盐,文章在此,本期,是一位非常年轻的大佬。虽然他没有说过,但是当我看到他的鞋子收藏,就是一句话,只玩精品。 Post Views: 277